什么是推动全球战略化发展的原动力?经济。什么是阻碍经济良性发展的最大障碍?针对经济的网络犯罪。
——雅虎网络发言人的讲稿摘抄
中国网民提到腾讯和奇虎360,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每一台中国境内的计算机上,都至少安装有这两家公司旗下的某一个产品。
腾讯公司于1998年11月在深圳成立,经过十余年发展,成为中国的网络通信之王,其主打产品QQ的注册用户甚至超过著名的MSN,奇迹般地达到惊人的11亿,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网络通信工具。中国网民打招呼也由“把你的电话号码给我”变成了“你的QQ号多少”,腾讯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即时通信、邮箱、搜索引擎、网络游戏、交友、博客等时下最火爆的网络客户端,它一出现就打乱了网络通信的鼻祖ICQ在中国的市场经营策略,逐渐成为中国互联网即时通信领域的霸主。
相比之下,奇虎360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年龄上都是小弟弟。
2005年,奇虎360网络安全公司成立。开张伊始,就把全部的卖点都押在了“免费”二字之上。
360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免费网络安全服务,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高水平安全技术团队,旗下360安全卫士、360杀毒、360安全浏览器、360保险箱、360手机卫士等系列产品深受用户好评,使360成为无可争议的中国网络安全第一品牌。
据专业数据整理部门统计,360安全卫士是中国用户量最大的个人计算机网络安全软件,中国网民中76%安装和使用其产品,用户量超过2.86亿。360杀毒软件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免费的杀毒软件,正式发布仅3个月用户量已突破2.2亿;360安全浏览器的网民覆盖率超过46%,用户量突破1.75亿,是微软IE浏览器之外,用户数量最大的浏览器;在以手机平台为主的移动互联网领域,360手机卫士一经发布,即受到了广大手机用户的好评并占据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55.6%的份额,排名手机安全领域第一,其下属的木马查杀、系统垃圾清理和启动加速等一系列贴心的应用程序为其赢得无数喝彩。
这本是两家井水不犯河水的公司,分别有着不同的经营方向和用户群,但却在2010年里,彼此之间毫不客气地展开了一场肉搏。战争的焦点在于,这两家公司相互指责对方的黑客行为,并声称对方提供给用户的软件中有非法扫描和刺探隐私的功能。
2010年的中国互联网界也因这一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成为全球网络热点。
2010年5月25日,有人在网上发布消息称自己无意中发现腾讯客户端中人们习惯称之为“QQ医生”的软件会以保护QQ密码不被木马软件盗取为由扫描用户的硬盘文件,并发布大量截图。
“QQ医生”软件的工作原理与木马扫描或病毒查杀软件类似,都是通过逐个排查用户文件的方法来检验系统的安全性,这就要求软件逐一对用户的计算机文件进行扫描和检验,而如此“绝不放过一个”的方法难免会有探测隐私的嫌疑。
一周后,“QQ医生”更名为“QQ电脑管家”,本次更名实质上是宣告“QQ医生”软件已经脱离了单纯保护QQ软件安全的单一作用,转而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个人计算机安全系统软件,除了主要的系统升级外,其工作原理仍延续着“QQ医生”的核心技术,同时存在非法扫描用户信息的嫌疑。在更名之后,“QQ电脑管家”的功能有所增强,很多方面与安全软件的第一品牌360安全卫士相近。这个改变,多少让360感到如鲠在喉。
2010年7月24日,著名的《计算机世界》杂志发表文章,声称腾讯抄袭ICQ等即时通信软件的创意,并将其以“全中国计算机用户的国家公敌”之名置于业界的风口浪尖。按业内敏感人士的推测,这篇文章很可能是因360对腾讯染指网络安全软件业感到不满,而专门进行的舆论造势。由此,这两家本来没有什么交集的公司开始逐渐变得敌对起来。
2010年9月末,360公司专门针对腾讯软件发布了“软件隐私保护器”,并随时提醒用户腾讯软件正在扫描你的硬盘,窥探你的隐私。一个月后,360再推“QQ保镖”软件,第一次正面对腾讯公司发难。“QQ保镖”可以说是一款完全针对腾讯QQ的软件,“QQ保镖”可以监视QQ软件对系统的修改、扫描,并声称可以去除QQ聊天程序以外腾讯公司强行安装在用户系统中的包括QQ新闻首页、QQ秀、QQ音乐、QQ宠物等各种附属功能,并可以由用户自主选择是否安装这些腾讯软件,而在先前的腾讯QQ软件安装过程中,这些组成部分是强行合并安装的,你若想使用QQ聊天功能,就不得不安装这些附属软件。
这一举措无疑大受欢迎,毕竟很多用户只是使用腾讯软件中的网络即时通信功能。
在首轮交钱中,奇虎360重拳出击,首战告捷。
但这一举动显然触及了腾讯公司的利益,毕竟这些附属功能是腾讯用来推广产品和广告的主要渠道,奇虎360此举等于给了用户一把斩断腾讯四肢的利剑。
时间到了2010年11月15日,瑞星公司发布报告称,公司研发人员在分析360安全卫士的软件管理功能时,发现360安装目录下存有一个内容经过360加密的怪异文件,经瑞星公司解密后确认这是一个拥有一万多条用户隐私记录的文件夹。“其中内容充分显示出奇虎360公司对于用户电脑上所安装的软件产品、公司信息、用户桌面快捷方式等隐私有非常细致的了解。”同时瑞星公司还发布了一个名为“360信息库查看工具”的软件供用户下载使用,由用户自行检测360软件在自己的电脑中所收集到的信息,随后不久,该自检软件下载链接被取消,很多用户把抢先下载的这个软件作为纪念品收藏起来,成为“3Q之争”的笑谈。
2010即将结束的时候,两大公司的口水战也达到了巅峰,奇虎360把“腾讯非法窥探”作为撒手锏,腾讯则声称奇虎360的“QQ保镖”为非法外挂软件,二者不约而同地将对方告上了法庭。
2010年11月3日晚,腾讯公司以首页广告、强行弹窗等方式通知广大腾讯用户:“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刚刚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在奇虎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在装有奇虎360公司软件的用户系统上停止运行QQ软件。”几乎同时,奇虎360公司也拒绝在自己的360浏览器中运行QQ软件WEB版,以及所有需要在浏览器中运行的腾讯产品,360浏览器一旦发现用户试图打开腾讯的相关页面就会自动拒绝访问,并打开用户自带的IE浏览器。
360公司没有像腾讯公司一样,只要发现了对方的产品就拒绝运行,而是“你在我的浏览器运行腾讯的软件是可行的”,这显得较为大度。
一石击起千层浪,腾讯公司这种拿奇虎360没办法就把用户当作牺牲品来要挟用户的做法,引起巨大反响和热议。要求软件用户“二选一”的做法是不是太绝情,各大媒体纷纷把这一消息作为头版头条。更有用户置疑,腾讯不是否认自己有扫描用户系统的行为吗?那么,如果真的不扫描用户系统,腾讯的软件怎么得知在即将运行QQ的电脑上安装有奇虎360的软件?腾讯妄图以多年来培养的庞大的用户群来挤垮奇虎360,这分明是以用户利益为不顾,在自己大难之时,首先想到的是牺牲用户而不是保护用户,这样的公司,其可信度会有多少?
各大网站也迅速做出反应,并以投票的形式让用户选择:到底是保留电脑安全第一品牌360,还是为QQ开启生存之门。让腾讯大失所望的是,更多的用户声称:“不用QQ,我们还有MSN,还有雅虎通,有UC,而计算机安全的第一免费品牌360是无可替代的。”这可乐坏了MSN、UC等国内外同行,据说在QQ与360激战正酣时,这些即时通信软件的注册用户量都大幅提升。
在2010年的最后一个月里,经过各方努力,二者终于达成和解,广大网民们终于可以摆脱“池鱼之苦”。人们不禁要问,一个企业如果想做强做大,是不是应该视产品的用户为上帝呢?一切以用户的利益作为出发点,似乎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途径,凡事先把用户的利益放在一边,甚至以用户利益作为要挟,未免有些鼠目寸光。
虽然整个事情都处在双方的互相指责中,但很多人推断在这一事件的背后,一家名为康盛创想公司的转向他投是双方发生争端的起因。康盛创想是有着多年实际运营经验的中国最具规模的论坛系统制造商,2010年这家公司由原来的与360公司合作转而投向如日中天的腾讯公司旗下,成为腾讯的子公司。双方都与康盛创想多次接触,并希望康盛留在自己这边,也许正是康盛创想公司的“变节”引发了这场旷日持久的“3Q”之争。
【黑客知识】
垃圾邮件: 这是一个适用很宽泛的电脑名词,大体上讲,凡是未经用户许可就强行发送到用户的邮箱中的包含有广告、恐怖、淫秽等不健康信息的任何电子邮件都可以称为垃圾邮件。这种邮件一般具有成批发送的特征,很多网络用户遗留在各种注册信息中的邮箱地址会被恶意收集起来,以供垃圾邮件发送者使用,一般来说,邮箱的容积是有一定限制的,短时间内接收大量的垃圾邮件,会使一些有用的信件无法正常接收,而垃圾邮件的发送者为了大面积散布信息,通常采用多台主机,甚至是有邮件群发功能的软件同时大量发送邮件,这种发送邮件的方式极易造成邮件服务器的带宽损失,严重干扰邮件服务器进行正常的邮件递送工作。
这种方式简单快捷,技术门槛较低,极易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很多黑客在面对安装有系统防火墙等防卫措施的电脑无从下手之时,通常会转而使用垃圾邮件攻击,也能取得非常好的攻击效果,虽然目前很多邮件提供商都有反垃圾邮件的过滤器,但就如同一个新病毒在未被收入病毒特征库之前系统不会对其做出病毒判断一样,垃圾邮件发送地址是随时可以更换的,在未被邮件提供商列入垃圾邮件发送地址之前,这个地址可能已经发送了大量的垃圾邮件,顺利地完成了其使命。
目前为止,面对日益完善的计算机防护系统,垃圾邮件攻击仍是最行之有效的网络攻击方式之一。
即时通信软件: 是一个终端计算机通过网络服务器与其他计算机互连并保持文字、语音、视频通信功能的软件集合体。即时通信与电子邮件、论坛、留言板等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信息交互是即时的。世界上第一个即时通信软件名为ICQ,四名以色列青年于1996年7月成立Mirabilis公司,并在当年11月份发布了最初的ICQ版本,ICQ是英文I seek you的谐音,意思是“我找你”。
目前世界通行的即时通信软件包括MSN、雅虎通、Skype、Gtalk等,国内自腾讯公司推出QQ之后,百度Hi、新浪UC,网易泡泡等也各领风骚,成为即时通信的热门软件。
即时通信软件比电子邮件更方便快捷,比电话更省时、省力、省钱,同时兼有文件传输、视频对话等优势,已和微软Office办公系统一样,成为每台计算机必备的工具软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