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诱导的含义
诱导的意思是引出、套出或者得出一个逻辑上的结论(例如某种事实)。或者,可以将诱导定义为一种引发或者诱发某种特定类型行为的刺激,正如“诱导他说出供词时颇费周章”一句中的意思。
请再看一遍上面的定义,如果没有起鸡皮疙瘩的话,那么你的理解就有问题。想想它的含义。有效地使用诱导意味着你能提出具有诱导性的问题,刺激别人采取你所希望的行动。对于社会工程人员来说,这意味着有效地使用诱导可以将你说话及提问的技能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从信息收集的角度来讲,专家级的诱导就是指目标愿意回答你的任何问题。
我们再深入一些,因为全球的间谍都会使用诱导技巧,所以很多政府部门会对其公职人员进行培训并给出警示,以对抗诱导。
在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培训材料中,对诱导的定义如下:在貌似正常和平凡的对话中精妙地获取信息。
这样的会话可能发生在任何地方,比如餐馆、健身房及托儿所等。诱导使用起来效果很好,因为其风险较低且通常很难被察觉。大部分情况下,目标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泄露了信息。如果被怀疑动机不纯,则可以“不过随便问个问题”为由假装生气、蒙混过关。
诱导的效果如此之好的原因如下:
大部分人都有这些特点,这使得诱导的成功率极高,也使得人们在说起自己的成就时口无遮拦。
有一次,我的任务是收集某公司的内部资料,我在当地举办的一次商业会议活动中碰到了目标。现场人比较多,我一直在寻找机会,后来终于发现目标走向吧台,于是我也在同一时间走过去。这类会议的目的就是要交换名片、结识更多的人,所以我主动上前打招呼并不会显得冒昧。
我说:“清静片刻?”
他笑着回答:“是啊,还好有这个地方,可以坐下来喝点东西。”
听到他点什么饮料后,我也点了一杯类似的。我伸出手,说道:“我叫保罗·威廉姆斯。”
“我叫拉里·史密斯。”
我拿出准备好的在网上定制的名片,说:“我是一家小型进口公司采购部的经理。”
他也拿出名片递给我,说:“我是XYZ公司的首席财务官。”
我笑着说:“你是管钱的啊,怪不得每个人都在那边围着你。你们公司具体是做什么的?”
他开始说起公司一些产品的情况,当说到一个知名产品时,我说:“哦,原来是你们公司做的啊,我喜欢那个产品。我在《XYZ杂志》上看到过,好像创造了销售记录啊。”我从之前收集的信息中了解到,他个人也很喜欢那个产品,所以我的赞美会起作用。
这时他开始显得有点骄傲了:“你知道那个设备在第一个月的销量就超过了它前后5个产品的销量总和吗?”
“是啊,我知道为什么,因为我自己买了5个。”我笑着附和。
经过一段时间,又喝了一杯之后,我了解到他们最近购买了财务软件、最近在度假的首席安全官的名字,以及拉里不久也要和太太一起到巴哈马度假。
这些看似无用的信息可不是毫无价值。我得到了关于他们的软件、人员和度假的详细信息,这在我计划攻击时会很有帮助。但是我没有满足,而是提出了一个更深入的问题:
“我知道这个问题会很怪,但是我们是个小公司,老板让我研究并购买一套门禁系统。我们现在使用钥匙,但是他认为RFID或者类似的系统会更好。你知道你们公司用什么吗?”
这个问题很敏感,会引起一般人的警觉。没想到他却说:“这个我可没有概念,我只负责签支票购买,不过我进门时使用的就是这个小卡片……”他拿出钱包中的卡片给我看。“我想可能是RFID,不过我只知道进门时晃一下钱包,门就开了。”
我们一起笑了起来,这些信息对我的攻击来说太有帮助了,我满载而归。你们可能注意到了,诱导与信息收集很相似且紧密关联。通过良好的伪装(第4章介绍)和诱导技巧,这个特别的信息收集过程会容易得多。诱导技巧的应用使得问题能够自然地提出,目标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也觉得很自然。
了解到拉里正在度假中、他们公司使用的财务软件类型以及门禁系统,我就可以策划一次修复“故障”RFID打卡机及出勤记录钟的行动。我与前台的沟通很简单:“拉里在到巴哈马度假之前打电话给我,说生产部门有一个出勤记录钟没有正确注册,我来测试并分析一下,只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前台连问都没有问,就让我进去了。
诱导所得到的信息使得前台接待人员对我伪装的角色没有丝毫怀疑,我成功地进入了目标单位。
通过简单、轻松、愉快的谈话就可以从很多人手中获取最好的信息。讨论到现在可以发现,重要的是为了实现最佳结果而明确定义你的目的。诱导不仅用于信息收集过程,也可以强化你的角色伪装,从而获取信息。所有这些成果依赖于定义清晰、经过深思熟虑的诱导模型。